您的位置:首页 > 损害赔偿 > > 正文

仲裁执行案得不到赔偿怎么办

曹玉玲 律师
曹玉玲 律师

北京中银(福州)律师事务所

擅长:婚姻家事, 合同纠纷, 债权债务,

在商业活动和劳动纠纷中,仲裁常常被用作解决争议的有效手段。然而,当仲裁裁决下达后,却遭遇执行案得不到赔偿的情况,这无疑会让人感到十分困扰和无助。不过别担心,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,为您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。

仲裁执行案得不到赔偿怎么办

一、仲裁执行案得不到赔偿怎么办

当仲裁执行案得不到赔偿时,首先要做的是确认被执行人是否有可供执行的财产。这可能需要您通过合法途径,如向法院申请调查令,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、房产、车辆等资产进行调查。如果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,应及时向执行法院提供线索,以便法院采取查封、扣押、冻结等措施。

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,也不要轻易放弃。可以关注被执行人的经济状况变化,一旦发现其有新的财产线索,立即向法院报告。

此外,还可以向法院申请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限制其高消费行为,如乘坐飞机、高铁等,对其形成压力,促使其履行赔偿义务。

二、如何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

要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,1.可以从被执行人的工作单位入手,了解其工资收入情况,并申请法院对其工资进行扣划。

2.关注被执行人的社交平台,有时可能会从中发现其财产相关的信息。

3.向被执行人的亲朋好友、合作伙伴等了解情况,也许能获取到有价值的线索。

同时,还可以查询被执行人的商业活动,包括其投资的企业、参与的项目等,看是否有可供执行的权益。另外,通过专业的调查机构或律师的协助,也能更有效地查找财产线索。

三、如何应对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情况

若发现被执行人有转移财产的迹象,1.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,如银行转账记录、房产过户记录等。

2.向法院申请撤销被执行人的非法财产转移行为。

3.如果涉及到第三方协助被执行人转移财产,可以将第三方追加为被执行人,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
同时,加强与执行法院的沟通,督促法院加大执行力度,对被执行人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。

总之,当仲裁执行案得不到赔偿时,需要保持冷静,积极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,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,获取更专业的帮助。

免费问律师 提示: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需更多帮助,请咨询律师。
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