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婚是一种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程序。在离婚后,夫妻双方的财产、子女抚养权等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。由于各种原因,有些离婚案件可能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,导致其中的一方在离婚后的某个时间想要重新提起诉讼。那么,离婚五年后还可以起诉吗?
法律规定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》第三十二条规定:“离婚后,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,应当在离婚时一并处理。离婚时未分割的共同财产,离婚后仍应当分割。”也就是说,离婚时未分割的共同财产,离婚后仍然可以进行分割处理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:“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,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。”也就是说,如果离婚后一方在五年内没有提起诉讼,那么就会产生诉讼时效,超过时效期限后就无法再起诉。
特殊情况
虽然一般情况下离婚五年后无法再起诉,但是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下,离婚五年后仍然可以起诉:
1. 未分割的共同财产存在争议。如果离婚时未分割的共同财产存在争议,那么离婚五年后仍然可以起诉。
2. 子女抚养问题发生变化。如果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发生变化,离婚五年后仍然可以起诉。
3. 共同财产被转移。如果离婚后一方将共同财产转移给了第三人,离婚五年后仍然可以起诉。
离婚五年后是否可以起诉,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如果离婚时未分割的共同财产存在争议、子女抚养问题发生变化或共同财产被转移等特殊情况,离婚五年后仍然可以起诉。如果没有特殊情况,离婚五年后就会产生诉讼时效,无法再起诉。在离婚后一定要及时处理好夫妻共同财产、子女抚养等问题,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