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伤认定书下来是否能获得赔偿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。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你了解工伤认定书与赔偿之间的关系:
一、工伤认定书的定义
工伤认定书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有关规定,对用人单位职工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申请工伤认定的决定。它是认定职工工伤性质的重要法律文书。
二、工伤认定书的作用
工伤认定书的主要作用是:
1. 确认工伤事故或职业病的性质,明确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资格;
2. 确定工伤等级,据此计算工伤保险待遇;
3. 为后续的工伤赔偿提供法律依据。
三、工伤认定书下来的赔偿范围
工伤认定书下来后,职工可以根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享受以下赔偿:
1. 医疗费用: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产生的医疗、康复费用;
2. 生活护理费:工伤职工生活不能自理时,享受的生活护理费用;
3. 工伤津贴:工伤职工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停止工作期间,由用人单位支付的生活费;
4. 伤残补助金:工伤职工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致残达到一定等级时,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补助金;
5.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:工伤职工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致残程度较重,不能恢复工作时,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补助金;
6. 伤残津贴:工伤职工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致残达到一定等级,且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时,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每月津贴;
7. 伤亡抚恤金:工伤职工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死亡时,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抚恤金。
四、影响赔偿的因素
职工获得工伤赔偿的数额和种类受以下因素影响:
1. 工伤等级:工伤等级越高,赔偿金额越高;
2. 工伤职工的工资:工资越高,赔偿金额越高;
3. 职工的年龄:年龄越大,赔偿金额越低;
4. 职工的工龄:工龄越长,赔偿金额越高。
五、结论
工伤认定书下来并不一定能获得赔偿,但它是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。职工可以通过工伤认定书确定工伤性质、工伤等级和赔偿范围。如有疑问,可直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