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,劳动者无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在民营企业,都应该签订劳动合同。有些雇主为了省事或者是为了不给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,会不签订劳动合同。这种情况下,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发生了工伤,该如何赔偿呢?
法律规定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十一条规定: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,应当采取书面形式。未采取书面形式的,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。”
也就是说,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,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仍然存在劳动关系。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发生了工伤,用人单位依然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
赔偿责任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四十九条规定:“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:
(一)未按照规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;
(二)未按照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;
(三)未按照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;
(四)未按照规定为女职工提供必要的生理期休假或者哺乳期休息的;
(五)未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的。”
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,就属于未按照规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,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
赔偿金额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》第四十七条规定:“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,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医疗费、工伤护理费、工伤误工补助金、工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、工伤死亡补助金等各项费用。”
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发生了工伤,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伤医疗费、工伤护理费、工伤误工补助金、工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、工伤死亡补助金等各项费用。
维权途径
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承担赔偿责任,员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:
1.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,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;
2.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,要求其进行调解或者行政处罚;
3.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尽管没有签订劳动合同,但是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仍然存在劳动关系,因此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发生了工伤,用人单位依然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承担赔偿责任,员工可以通过协商、仲裁、投诉或者诉讼等方式维权。